極低溫技術
極低溫技術是我國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技術。在過去的歲月里,我國的這一高新技術在老一輩科學家和低溫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為航天事業服務方面,液氫和液氧裝置的建立和安全生產并被作為火箭的推進燃料已經成功的運行了幾十年。空間環模裝置的建立以及其中的液氮和20K 溫區的低溫系統為我國的航天事業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軍事用的紅外夜視器件冷卻方面,我國低溫工作者采用節流制冷方式,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化生產的目標,幾乎每年都有相當批量的產品提供軍事需要,其自動調節和快速節流等新技術都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國防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在氦液化技術方面,我國從1959 年起成功地實現了氦的化,1965 年我國自己研制成功了膨脹機型氦液化裝置,國內廠家批量生產了小型氦液化裝置,為我國的低溫超導事業和低溫物理研究和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條件。文化大革命中,科研工作雖然受到一定影響,但是低溫超導仍然得到極大發展,可以說是向上發展的時期,并培養建立起一支相當水平的科研隊伍。文化大革命后,低溫超導和物理研究繼續呈現上升勢頭,在超導技術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和成果。
查看更多關于: 低溫制冷
下一篇:空調不制冷但不是故障的現象有哪些(一)上一篇:壓縮機的高效節能研究
- 相關文章:
我國低溫工程的過去和未來 (2013-3-25 17:44:53)
- 留言列表: